班主任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日期:2011-03-04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412

班主任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走进了21世纪,走进了第三个千年纪元。"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与发展趋势的主要内容。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就指出:"二战后,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业了。"出现了三种新现象:一是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二是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三是有些社会正在开始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即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因为原有的教育体系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 
  1990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再次指出:现在,教育应当领先于变革,而不只是对变革作出反应,应当在帮助塑造一个人们期望的21世纪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国际社会一致认为:现在,教育要主动迎接21世纪,主动迎接挑战。用托夫勒的话说:中国还没有完成第二次浪潮,而现在又面临第三次浪潮的挑战。因此应当两个浪潮同时推进。
” 
  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了到2010年的经济超前于经济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主体--发展性教育"。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就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素质教育就是中国的现代教育,是以现时代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的教育。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呢?本文仅就怎样构建一个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教育模式来探讨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 在素质教育中班主任的地位、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的教育群体。组织、教育、管理班级是班主任的职责。班主任受学校委托,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对学生学习进行教育指导,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班主任是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协调者。
 
  为了更好的发挥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作用,就需要班主任的组织协调。一方面班主任需要把本班的任课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教育集体,使其目标一致地共同教育影响学生;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与家庭取得密切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班主任要以特殊的凝聚力,把各方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来作用于学生,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发展。也可以水班主任是联系本班任课教师的纽带,上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桥梁。
 
  2 班主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
 
  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地位、作用由班主任的职责及劳动性质决定了其在班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操作系统。所谓特殊的操作系统是相对于一般科任教师而言,一般科任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也要通过这两方面,但这只是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部分。班主任实施的系统可以说成是:在班主任主导下,突出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性,活动性,形成班级内外教育合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笔记教育系统,这个系统就是能有效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班级教育模式
 
  构建班级素质教育模式,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主体性: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主动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使班主任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相结合,班主任的教育影响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
 
  、发展性:素质教育是发展性教育,所有的教育教学都应着眼于受教育者的素质发展,为学生持续发展服务。
 
  、活动性:着重通过各种活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主要是学生参与的实际活动。
 
  、合力性:班主任为主,协调班级内外,学校内外的教育力量,形成班级的素质教育合力。
 
  3 班主任要构建并制定班级素质教育模式
 
  班级素质教育模式是由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
 
  班主任指导下的班级合力;班级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计划;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素质发展评价。
 
  (一)班主任指导下的班级教育合力
 
  班级教育合力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以班主任为主的,通过班主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班内外,校内外教育影响形成班级教育合力,即形成集体,形成教育者主体;二是在以上班级教育合力中,班主任起主导作用,这是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操作系统中特殊性的表现之一。班级教育力量中包括教育者,学生既是教育客体又是教育主体。
 
  (二)班级素质教育目标与教育计划的制定
 
  1 素质教育·班级·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目标是指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所期望的素质发展水平,它是师生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的。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明确目标,即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成为具有何种素质的人。
 
  班级是学校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家园,班级是学生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摇篮,也是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以培育一代新人的舞台。
 
  (1)班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作为一年级的新生,当他跨进学校大门之后,就来到了一个班级,加入到几十名同学组成的群体之中。从此,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他都离不开这一特定的群体(班级)。
 
  班级有最初松散的群体,经过班主任和有关教师的精心培养,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统一的领导核心,严格的组织纪律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的集体。班集体一旦形成,便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和手段,学生们总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活动接受教育,发展素质的。
 
  (2)素质教育是班级工作的全部内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在提高学生基础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等)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独特的整体素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指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所谓健全的人格可分为四育: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人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而且需要和乐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这三者是健全人格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3)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传统教育强调共性的培养,用统一的标准塑造人而忽视了个性的发展。蔡元培主张"尚自然""展个性",他说:"知教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任何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性,因而教育是最富于个性化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因为它不能像机器加工产品那样简单,它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卓有成效。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因为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不能随心所欲。说它是艺术,因为教育对象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动物--人,所以,教育不能简单化,不能千篇一律,需要独创。它是极需要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2 制定班级素质教育目标
 
  3 与计划的程序
 
  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然而光有目标还不够,还

必须有一个为实现目标的具体工作计划,这个计划是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蓝图。要制定班级素质教育目标和计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素质教育理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在99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强调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为此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班主任要制定班级素质教育目标和计划,就应该全面了解学校的目标与要求来制定,才能到达与学校整体目标的一致。
 
  在本校中,因学生的劳动习惯较差,就制定了从"勤俭"教育人手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3)根据本班特点从实际出发确定素质教育目标
 
  不同班级的目标应当是各具特点的,而特色的形成需要依据班级的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我们学校中有的班级的学生学习气氛不浓,不少学生学习不够努力,不求甚解,班主任提出了"培养钻研精神"的目标,根据我班学生对集体和他人不够关心,我提出了"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作为我们全班的奋斗目标。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系列
 
  1 建立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班集体
 
  从教育学角度分析,班级是个微型的教育儿童的社会体系。个性结构包括三方面:一是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等动力系统;二是心理过程:如"认知" "情感""意志"等感受系统;三是个性心理系统:如"能力""气质""性格"等稳定因素统。
 
  个性的形成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后天因素在个性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儿童的个性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
 
  (1)班集体与个性的互动
 
  我国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班级建设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因此要求班上成员将个人利益跟班集体学校利益统一起来。
 
  在班级的集体活动中,可以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同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顽强,关心他人,努力进取等各方面良好个性品质,克服怯懦,妒忌等消极品质。特级教师丁梅老师说得好:"我们建设班集体的目的决不仅仅是为了强调集体的统一性,更重要的是通过集体促进每个学生优秀个性品质的发展。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教育的实践证明,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好的集体就是锤炼并完善一个人性格的熔炉。
 
  (2)个性·素质教育·班集体
 
  班集体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手段,通过班集体展开素质教育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2 生动活泼得开展班级活动性教育
 
  我们面临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革,对素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开展活动性教育是整个小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使"寓教于乐"多层面、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培养学生多种道德活动能力上,使学生能在自己感兴趣的"空间"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发现,强调学以致用,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得到理性认识,再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求新的精神和能力。
 
  在实施班级素质教育过程中开展活动性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人
 
  第一、充分体现活动中的学生自主性
 
  "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使我们班主任进行活动性教育的重要原则。允许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兴趣等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活动方式。
 
  第二、让每个学生充当合适的活动角色
 
  教育心理学认为:当个人在集体中恰如其分地成功扮演某种色时,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心理作用和个体心理作用。在本班,我先开展一些活动了,如"谁是文明礼貌好学生?"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班上的同学了解自己的爱好及特长,再在班上组织板报组,足球队等一系列活动小组,逐步使每个同学找到自己在班级中合适的位置。
 
  (2)安排的活动内容要符合个体(即学生)社会化要求
 
  当我们走进21世纪,所面临的来自社会各方面对学生要求不断提高的问题,使我们有更充分的理由去重视班级活动性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性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苏霍姆林基说:"教师在从事平凡的,日常的工作时,任何时刻都不应该忽视将来。"克鲁普斯卡娅也说:"教师不是站在关着大门的学校的环境里进行自己的工作,不是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旁边,而是在社会主义的最中心进行自己的工作。

  第一、学会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要求我们班主任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向所有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学习。
 
  第二、学会关心--适应未来社会互助和互爱的需要
 
  班主任在活动性教育中,要教育学生在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之外,必须学会关心自己的亲人,同学等,以及关心集体。因此就要多开展一些以"我为集体争光彩""为了他人的利益……"等专题活动,增强学生学会关心的观念。
 
  第三、学会创造--适应未来社会变革和创新的需要
 
  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积极地向学生提供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竞争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空间。通过活动性教育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与集体合作的观念和群体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接受未来社会挑战和应变能力。
 
  (四)切实,具体地进行班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前面发展,全体发展,自主发展,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环节之一的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1)评价的目的:淡化选拔,突出发展
 
  学生素质的评价应突出发展性,淡化选拔性,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应立足于发展,而不片面强调分等,素质教育追求的是每个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各种人才,是每个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2)评价的内容:强调全面性,以全方位的评价引导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要搞好班级学生素质的评价,要确定评价的内容,评价内容的确定依据了班级素质教育目标,通过对目标实施结果的检查,了解哪些要求达到了,哪些尚未达到,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小学生的年龄小,正处于"教师权威时期",班主任的点滴评价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从而对他们的评价,班主任应做到全面。
 
  (3)评价的主体:强调多元化,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中求发展
 
  若让学生充分发挥评价主体作用,更多的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参与对自己、对同学的评价,可以使他们在评价实践中增强评价意识,提高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评,还可以增加相互交流,发展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在班级教育模式中,班主任应依据教育目标和学校教育任务以及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教育目标与计划。制定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及实施计划,始终要定位在学生的发展上,强调针对性,充分体现班级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
 
  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是否达到在构建班级教育模式时所制定的目标,这就要通过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来了解。评价的主体时班主任和学生自己的自评,以及同学间的互评。评价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改进教育模式系列,以便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
 
  班级教育模式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使班级教育与社会参与活动组成一个开放体系,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与能力,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发展自身能力 

  

 


核发:0 点击数:412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